他曾经创办了本国最有效率的一家IT企业,但自己只坐上公司的第二把交椅,相比沉稳的 老大,他更激进和擅于创新。终有一天,尝试改革失败的他毅然离职,震惊业界。随后他疯狂 地投资移动互联网公司,并在2010年春天,以不惑之年亲自掌舵了其中最成功的一家,达到人 生巅峰,2013年获得国家最权威的年度经济奖项。

  猜猜这是谁? 如果你猜是雷军,当然不算错,但今天我们要说的则是另一个和雷军有着相似经历的人, 而且是个韩国人——他就是Kakao公司的创始人金范秀(Kim Beom-su)。 中国业界听说Kakao,可能多数源自腾讯的一笔对外投资:2012年第一季度,腾讯投资 4.03亿元人民币,获得Kakao Talk 13.84%的股份。

  Kakao Talk是一个移动IM工具,有韩国 版微信之称。2010年3月上线以来,Kakao Talk在全世界已经拥有超过1.4亿注册用户——要知 道,韩国总人口才5000多万人。95%的韩国智能手机用户都在使用Kakao,如果统计Kakao平 台上每天发送的信息数量,相当于韩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发送短信总数的3倍。现在,Kakao已经 支持12种语言,推广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人人都在谈论微信,你知道“韩国版微信”Kakao是怎样炼成的吗?这要从创始人金范秀 的创业经历中寻找答案。

Kakao:95%韩国智能手机覆盖率,韩国微信如何炼成?

  (金范秀)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到来,时任三星软 件开发工程师的金范秀,带着他的五个前同事 开始了创业旅程。

  这一年,金范秀创办了网络游戏门户网站Hangame,并在2001年与韩国最大的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Naver合并,组成新公司NHN。在NHN,金范秀与Naver的 创始人李海珍共同担任公司 CEO,分别负责 游戏和搜索业务。

  2003年,李海珍声称自己不擅交际,最终改任首席战略官(CSO)和总裁,把CEO 职位让给了金范秀。NHN的 全称是“Next Human Network(下一代人 类网络)”,听上去颇为霸气,在公司的官方表述中,“NHN代表人与信息、过去与未来 的连接则是:承载着通过‘Connect’铸就 的所有价值。

  NHN的理念是素不相识或相隔遥远的人,从昨天到今天、从今天到明天都 能够联系起来,通过网络人们能更自由地交 流。NHN正在创造一切都能互相连接、更加 广阔的世界。” 这并不是在吹嘘。从业务架构上分析, 如果把NHN放在中国,其对应的就是“百度 +新浪+腾讯”的合体。如此全面的领域覆盖也使得今天这家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表现颇为亮 眼,NHN旗下单Naver一只股票已成为韩国 综合股价指数(KOSPI)样本股中市值第五 高,达到约240亿美元(25.7万亿韩元)。也 许这个数字与百度的500多亿美元市值相比依 然小巫见大巫,但考虑到韩国仅5000多万的 人口,便可大致估算出NHN这样的集团,在 韩国互联网业界的龙头地位。

  就是这样一家前景美妙的公司,在2007 年,其第二大个人股东金范秀还是毅然决然地 选择了离开——你或许想问,为什么? 据Naver公司高层的描述,出走前,时 任CEO的金范秀来到总裁李海珍的办公室, 说自己已经在NHN待够了。李海珍惊讶地 问:“是因为在这里过得不舒服吗?”金范秀 说不是,正因为在这里太舒服了:“虽然我们 在韩国已经是龙头老大,但依然很怀念过去在 战场上那种厮杀的感觉。” 李海珍没能留住金范秀。

  为了走得无牵无挂,金范秀清盘了自己手里的公司股权。 如果以当下市值计算,这些股票价值约10亿美元。

  (注:金范秀曾说:“在NHN的 时候,看到的只有成功, 但等到离开以后,才发现 行业生态链几乎灭绝。” 他在一次演讲中谈到,自 己一直在思考什么是真正 的“成功”。从Naver公 司离开后,他去美国休息 了一段时间,他说:“两 年间,我在‘流浪’中学 到了很多。我疯狂地阅 读,特别是一些名著中对 于苦恼和生命的洞察,给 了我许多启发,这远不是 智能手机统治下的新时代 所能给的。幸运的是,对 于成功,我获得了新的答 案:健康的生活,和家人 一起打理庭院,改善社会 环境,让生活在这里的人 一生是幸福的——这是真 正的成功。” )

  下一个问题是:金范秀要去做什么?

  移动浪潮之巅 在总结创办Hangame的经验时,金范秀说过:“梦想是我最爱的词语,互联网是我无法抗拒的征途。”

  追梦者一直在前行。2006年12月,金 范秀组建了IWILAB公司,从事web2.0产品 的开发,但是并无突破,在仅有的一些关于 IWILAB的资料里,只提到他们“做了一些 web2.0的尝试”。事实上,IWILAB只是金 范秀众多天使投资中的一个产品,Line亚太区负责人Frank Lee谈道:“据我所知他还投 资了很多很多的小项目,他就是一个喜欢冒 险、喜欢创新的人。” 直到他启动了Kakao Talk,一个真正具 有“爆点”的项目。 在起步阶段,金范秀以个人资金进行 了大量投入。虽然是天使投资的性质,但从 2012年Kakao接受腾讯的4亿元人民币B轮投 资后,金范秀依然拥有高达37.8%的持股比 例可以判断,在投资初期他就已经做好了全身 心投入的准备。“当我开始做Kakao Talk的 时候,我没有任何信心相信这款产品可以成 功,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移动智能将是最 大的趋势。”金范秀说。凭借着对移动互联 网的信心,他在IWILAB成立半年后,离开了 NHN,全力投入移动互联网热潮。

  Kakao于2011年1月募集的一笔53亿韩 元(约3000万元人民币)早期融资颇具看点,投资人为14名韩国本土的知名企业家, 包括韩国最大网络游戏公司Nexon的CEO、 位列韩国十大富豪之一的金正宇, 还有韩国网 络游戏公司NCsoft的CEO、韩国第24大富豪金泽辰,以及另一位韩国游戏巨头Neowiz的 董事长Na Sung-kyun。由此可见,老练的 金范秀并非独行侠,他更懂得如何利用资本和 圈子的力量来撬动公司的发展。 尽管起步阶段获得大量资金支持,但 Kakao首席执行官李塞谷(Sirgoo Lee) 表示,Kakao骨子里透着真正的创业精神。 Kakao这家公司一共开发和推广了52款智能 手机服务, Kakao Talk的开发由一支4人团 队完成,用时仅两个月。

  最初上线的Kakao Talk不过是一款非 常简单的移动IM产品,但在此后的高速迭代 中逐渐积累起了庞大的用户群。截至2014年 2月底,Kakao Talk的全球用户数达到了1.4亿。至于迭代速度,从苹果的App Store可 以看到,在2013年全年间,中国最流行的同 类产品微信进行了9个版本的迭代,几乎每个 月一次升级,而同期Kakao的这个数字,则 为19次。 如今异军突起的Kakao Talk在移动IM 产品上,垄断了韩国近93%的市场份额。在 移动游戏分发市场,即便算上App Store和 Google Play,这些渠道也仅为Kakao Talk 渠道规模的15%。 在PC互联网时代,NHN旗下的Naver 和Hangame占据着流量入口,SK电讯 旗下的Nate On是IM的代表,而乐天、 Gmarket、11st以及Naver商城则在电子商务领域四分天下。

  2010年4月iOS版Kakao Talk发布, 2013年8月,NHN拆分成了 Naver和NHN Entertainment两个独立业 务公司,其中Naver主要从事包括IM软件 Line在内的门户和移动服务业务,NHN Entertainment则继续开展在线游戏门户业 务。有分析师认为,此次拆分在战略上是非 常明确地针对Kakao进行的。2013年6月 Kakao推出PC版后,曾经的韩国版QQ—— Nate On份额迅速下滑,有数据称,目前即 便仅看PC端的份额,Kakao Talk也已经超过 了Nate On。这不禁让人联想,如果当年蛰 伏广州的张小龙没有开发微信,如今的腾讯又 会是什么样子。 至于韩国的电商公司,面对Kakao已经 噤若寒蝉。它们知道,Kakao的入侵仅仅是 时间问题。

  信息交互上的发展。2013年3月,韩国通信委 员会甚至批准了韩国移动运营商提出的针对 Kakao等OTT服务收取额外费用的请求,其 中引发争议最大的是关于运营商也可以“掐 断”OTT语音流的要求。虽然运营商最终因 公众的反对,并未全面实施这一政策赋予的权 力,但这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或 多或少地反映了电信业巨头落后、封闭的心 态。正是巨头们对产业趋势的无动于衷,让 Kakao Talk赢得了时间窗口,尽管财力较为 有限,Kakao Talk发展初期并未碰到较大的 阻碍。

  而在Kakao Talk内部,体制和文化的创 新,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朝鲜半岛在李氏王朝时代就把儒教定为 国教,时至今日,韩国企业依然尊崇儒学, 在管理制度上奉行家长式权威,公司上级通 常利用权威来统治下属。强调绝对的服从意 识,是韩国企业决策结构集中在上层的重要 因素。《第三次浪潮》作者托夫勒指出,韩 国企业虽然适合以大量生产为中心的产业社 会,但在以个人的创意和开放性为基础的第 三次浪潮中,即信息化社会里,是欠缺竞争 力的。

  (注:李塞谷2011年8月加入 Kakao,此前曾在美国做 律师。金范秀希望建立 海外事业部,因此邀李 塞谷加入。当时Kakao 员工还不足百人,营收 状况亦不理想,李塞谷 问:“Kakao打算怎么赚 钱?”金范秀回答说, Kakao的目标并非赚取快 钱,而是要建立一套自己 的生态系统,在电商、游 戏等领域全面发展。这个 回答让李塞谷坚定了加入公司的决心。)

Kakao:95%韩国智能手机覆盖率,韩国微信如何炼成?

  创业在韩国:Kakao如何在巨头中破局

  在韩国,虽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名企员工开始选择创业,告别按部就班的稳定生活,但创业在韩国依然无法成为浪潮。

  一、韩国的人口基数较小,而且人口集中度高。韩国5000万人口中,首都首尔商圈(包括仁川广域市和京畿道的大部分地区)就达到2500万,也就是说韩国一半的人口齐聚于此。人口高度集中带来的后果是,许多细分需求在其他地区无法形成有规模的市场。

  二、风投资本不活跃。虽然韩国政府在1997年发布了促进本国风险投资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被认为是韩国风险投资爆发期的起点,但根据韩南大学Hongkee Kim、Jong Woon Kim两位教授的《韩国创业创新支撑体系》(《Korean Support System for Venture Business Creation》)报告显示,由于金融危机以及投资回报率下降,2012年专注于韩国本土的风险投资基金的募集规模仅为1175亿韩元(约合7亿元人民币),仅为2008年的1/4不到。截至2012年已全部退出的12只基金,平均年内部回报率仅为7.15%,比中国的余额宝高出不到1个百分点,其中更有3只以亏损告终。韩国本土VC的颓势还将持续,这也进一步降低了创业浪潮爆发的可能性。

  三、寡头垄断严重,创业门槛极高。2012年韩国四大集团三星、现代、LG、SK已公布的财报显示,四家总销售额7145亿美元,约占当年韩国GDP(1.17万亿美元)的61%。互联网方面,NHN集团在本国的门户及搜索市场份额均达80%,同时在各垂直领域也有所布局。细分领域的创业者面对的是几乎没有任何空间的市场。

  Kakao做到了破局。Kakao联合CEO 李塞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这一 变革,他说实际上除了自身对于创新的渴望 外,另一个驱动金范秀离开NHN的原因在于 公司的运营方式陈旧,禁锢很多。

  为此金范秀 决心在技术之外,从组织文化入手,进行最深 刻的变革。在Kakao这个拥有500多名员工的 公司中,只有CEO、部长(职能部门负责人 或项目组组长)、组员三个级别。这样扁平化 的组织架构,以往是很难想象的。如果一名工 作多年的员工在晋升部长后重新被降职为主 任,在传统的韩国大公司里通常意味着变相开 除,新员工在短时间内升职也几乎不可能; 而在Kakao,员工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职能变 换。特别是技术和产品部门,甚至没有固定的 组织架构,通常一个新的项目组成立时,过往 的组长可能会因为一些技术特点而重新充当组 员的角色,而那个提出新产品理念的人则会被 任命为组长。

  在Kakao,人们并不会对此心 怀芥蒂。 为了让员工们感到更加平等,Kakao的 所有员工都用英文名字互相称呼,譬如大家都 直接称呼创始人金范秀为 Brian。即便是新员 工,如果有好的建议和意见,都可以直接向社 长或CEO表达。而在传统的韩国企业中,必 须经过层层汇报,越级汇报是职场大忌。 Kakao这家公司的内部陈设也深刻体现 了自由与平等精神。在位于有“韩国硅谷” 之称的Techno Valley 6层的办公区中,竟有 1/3的面积被一家名为Cafe Talk的咖啡馆所 占据。工作日的下午三点,这里围绕一张木 桌三三两两进行讨论的小伙伴们络绎不绝, 全然看不出是一家正在高速运转的移动互联 网企业。当被问及高层是否有独立的办公室 时,Kakao的国际公关经理Sonia笑道,本来 只有金范秀自己有一间办公室,但也不用来办 公,只是作为会议室,这样他就不必为此疲于 寻找了。

  两条准则

  Kakao的另一个成功秘诀是“快”,即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通行法则“快速迭代”。建 立初期,Kakao就秉持所谓的“4-2”原则, 即小组共4人,包含一个产品经理、两个程序 员和一个设计师,密集专注于项目开发,2个 月后若无明显成效,就立即舍弃换下一个项 目。

  Kakao Talk就是在这样的快速试错进程 中被开发出来的。Kakao联合创始人李帝范 表示:“通过迅速行动和反馈,修改战略再 次挑战,这是Kakao的经营文化。在有着多 种机会和危险因素的情况下,与筹划蓝图相 比,这种运行方式的成功率更高。” Kakao奉行的另一个最高准则是“不要 主观臆断用户的需求”。这是为了避免产品经 理和程序员在远离用户反馈的情况下,脱离实 际闭门造车。 依靠这两条法则,Kakao成为全球最早 找到成熟盈利模式的移动IM公司。来自大量 用户的反馈,让Kakao发现了“聊天表情” 这个生意的门道。当然中国人对腾讯QQ的 收费表情服务更加熟悉,但在韩国,在移动 IM领域,Kakao是先行者。2011年11月, Kakao Talk的表情商店上线,每个表情包售 价0.99至2.99美元,同行们纷纷效仿。 2012年7月诞生的Kakao Game,让 Kakao从单一的移动IM软件,切入另一片引 发用户尖叫的领域:移动游戏。移动IM软件 通常基于朋友或社团之间的强社交关系,熟人 一起玩游戏,容易形成竞争心态和口碑传播。 Kakao Game平台上最早推出的Ani Pang和 Dragon Flight两款游戏,上线仅仅一个月后 就成了韩国的“国民游戏”——如果这两个英 文名字你并不熟悉的话,打开微信,“天天酷 跑”和“天天爱消除”便是它们的翻版。 2013年上半年,Kakao实现了3.48亿美 元的营收。Kakao公司公关部随即宣布,公 司计划于2015年5月上市。

  (注:Kakao联合CEO李塞谷 介绍,目前Kakao的营收70%来自游戏,另外30% 则来自广告、表情及一款 名为Kakao Gift的移动电商产品,公司希望产品结构能够更加分散,而非集中在游戏上。)

Kakao:95%韩国智能手机覆盖率,韩国微信如何炼成?

  【视野】Line在中国,只需要5000万用?

  韩 国 本 土 最 流 行 的 移 动 IM 工 具 是Kakao,但另一家韩国企业研发的同类软件,却在日本、东南亚和欧洲市场赢得大量用户,并且正在挺进中国市场。这就是 Line——如果你刚看完热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应该记得剧中男女主人公频繁使用的这款手机聊天应用。

  “微信再好,不可能覆盖所有用户,一定会有新的细分需求出现。”Line 亚太区负责人 Frank Lee 认为,尽管微信的成功有目共睹,但这个市场仍然能够容纳更多差异化的产品,这就是 Line 努力进入中国的理由。

  以下为Line 亚太区负责人 Frank Lee口述:

  国际化的 Line

  作为Line亚太区的负责人,我经常在 中国内地、台湾、香港、韩国和日本到处跑。 Line 现在是 Naver 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 在韩国,Naver 是互联网巨头。Line 成功的 原因可能跟韩国人脾气比较急有关,比如网 速慢是韩国人绝对受不了的,所以韩国的网 速是全世界最快的。而且韩国国土面积比较 小,人口也只有 5000 万,一旦有什么好东西, 扩散的速度非常快。再有,韩国人对流行比较敏感,创新精神也比较强。

  Line是建立在移动互联网上的通讯服 务,韩国电信运营商面对这种变化,转型的速度是很快的。2008 年到 2010 年,韩国还 处于3G时期,只有富人才用iPhone。从 2010 年开始韩国力推 4G,三大电信运营商 推出很多蛮不错的套餐,虽然有点贵,一个 人可能每月付出 60 到 70 美元,但获得的流 量很大,大概三五个G。

  Line 在韩国并没有大力推广,我们的主 场在日本。在日本和泰国市场,Line 是绝对 垄断,在台湾地区也推广得很好,发展不错 的还有印尼、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西 班牙、意大利、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在印度, 虽然 Line 进入的时机比微信晚了一些,但是 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微信。 为什么我们是一家韩资公司,却在国际 化方面做得很好?我认为面对新的市场,我 们积累的经验会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 法。

  Line的团队原来在做搜索,大概2006 到2007年时,我们派了很多搜索工程师去 日本做搜索业务,做了四五年,平平淡淡。 但是 2011 年我们做的 Line 就一炮打响,整个团队随之转型,放弃了搜索业务。换句话说, 在 Line 成功之前,我们在日本已经吃尽苦头, 我开玩笑说,已经失败到没有东西可以再输 的程度。 换个角度看,腾讯可能是常胜将军。我 承认微信在产品上确实做得很棒,在微信的发 展过程中,依托腾讯的资源基本没有遇到过特 别大的阻碍和瓶颈。所以当微信在海外市场遇 到困难的时候,它可能会有点不知所措。

  Line、Kakao 和微信,这三个产品走的 路线很不一样。Kakao没有能力在国外发展, 基本就在韩国本土。而且 Kakao 原来是做游 戏业务起家,所以知道怎么和韩国的游戏厂 商合作。微信的强项是做工具服务,比如微 信支付和银行的查询业务,是通过强化功能 来提升价值。Line呢?Line做的是一种文化, 依靠国际化的内容,还有游戏和娱乐。在功 能方面,我们要求全球是统一的标准,但在 内容方面一定是本地化。比如Line相对其 他产品做得好的地方,是跟明星艺人的合作, 还有一些文化内容的推广。

  Line也有个工具箱,有相 机、笔刷之类的工具,这些都是 Line的周边。我们考虑过把这 些功能全部加到Line里边,不 过又觉得可能让产品变得臃肿, 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需要这么 多功能。所以Line选择了轻量 化,把这些功能都分出去。现 在Line工具箱的下载量已经超 过了3.4亿次,其实在玩法上, Line 比微信要多。 2013 年 第 三 季 度,Line 的总营收是1.66亿美元,其中 60% 来 自 手 游,20% 来 自 贴 图,另外20%来自官方账号的 B2B业务。我个人认为现在手 游占60%是正常的,再变大的 话可能不太健康。我们正在规划 Line Music 之类的服务,应该给我们带来更 多营收,也会让整体营收比例更平衡一些。

  官方账号新玩法 Line 的官方账号,和微信的公众账号相 比,最大的差别在于前者封闭,后者开放。 微信的公众账号任何人都可以开,而我们是 后台统一控制,一家公司或者一个品牌在 Line 上只能有一个账号,这是真正的官方账 号。我们会要求你的公司和品牌提供很多证 明文件,还要付费,才能通过我们的官方认证。 所以在 Line 平台上不会有很多假冒的账号。

  为什么采取这样的策略?我们内部讨论 认为,从一个封闭的环境走向开放,难度比 较低,而从开放转为封闭就很难。我的说法 是门一旦开了,你就很难关上。无论微信也好, Line 也好,用户增速都特别快,我们在产品 运营政策方面宁愿保守一些,如果太开放可 能会产生一些超乎想象的问题。 官方账号的玩法很多。举个例子,台湾 地区有两家电商在 Line 上面开账号,一家是日本的乐天市场购物,另外一个是台湾的公 司叫 3C 顺发量贩。两家几乎同时开的官方账 号,内容也大同小异。过了一个月,两家公司 都有了不到 30 万粉丝,是自然增长。这时候台湾公司的推广策略没有变,而日本公司的总 经理很聪明,开始创新。我们在官方账号里有 个功能是广播,编辑可以在后台发信息和粉丝 互动,所有粉丝都能看到,而粉丝回复的信息 只有编辑能看到。这家日本公司怎么玩呢?有 一天他们在线上打了个广告,说 2013 年 1 月 6 日下午 3 点要搞限时特卖,每种产品只有三 个,比如三个 iPhone、三个电视机等等,数 量很少,但是价格很便宜,大约五折、三折。

  到了活动开始的时间,用户看到乐天市 场购物的官方账号上面有一个数字,显示当 时参加广播的人数。那天下午 3 点整的第一 个数字就是 26 万,也就是 26 万人等在那里 准备抢购。利用刚才说的功能,编辑给大家发信息说现在要卖手机了,请把你的姓名、 电话号码、地址等个人信息发给我,看谁手快, 所有的产品都是秒杀。 那天的销售结果是,iPhone 好像 15 秒 卖完了,全部产品原计划一个小时卖完,结 果半个小时都抢空了。之后他们台北分公司 的老板就出来跟媒体说,半个小时卖了 500 种产品,一共大概 8 万美元。你想想半个小 时 8 万美元,这个玩法太妙了,而且用户一 下子都跑去关注乐天,他们轻松超越了竞争 对手。同样的起步条件,几个月时间,乐天 有了 300 万粉丝,顺发只有 50 万。

  这说明, 我们的客户会帮助我们找出 Line 这个平台的新模式,当然前提是不能乱。

  只要5000 万

  Line 进入中国的时候,很多人说你们这 个收费的贴图没有人会买的,中国人不喜欢为 网络上的内容付费。是这样吗?我们通过问卷 调查发现,90 后和 80 后、70 后的消费观念 完全不一样。70 后不会买,80 后有一半人愿意买,另一半是宁愿花几万块钱买个LV包, 也不想花12块钱买个贴图。但是90后太会 花钱了。我跟中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都谈过这 个问题,90 后是完全不一样的生物。

  有个运营商跟我说,他们在个别地区看到学生的消费 额已经超过了上班族。这些学生都是用父母的 钱,一旦有了智能手机,表示他的经济水平 OK 了,他们就敢花。对于运营商,最重要的 行销对象是13岁到18岁这个年龄段,次要 的是19岁到22岁,再然后才是23岁到28 岁的上班族,到了28岁以上他们就不管了。 不管做什么样的广告,28 岁以上的人基本不 会有反应,而13岁到18岁就非常敏感。

  说句难听的 :他们的钱好骗。

  我们的母公司 Naver 最注重三点 :第一 是设计要好看 ;第二是娱乐,用户在消费我们 的内容时要觉得很快乐 ;第三是公益,要肩负 社会责任。AVER是韩国最大的几家公司之 一,以市值而论,目前在韩国上市公司里排第 六,大企业的社会责任很重要。

  所以像“约炮”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产品上就是不可取的。 我感觉中国人在这方面其实比较开放,而韩国人跟日本人都很注重隐私,观念上不太一样。 每当我被问到Line为什么进入中国市 场,我都会说这是因为用户一定会产生多样化的需求。

  中国市场现在很多人在用微信, 从屌丝到总裁都在用,但是我相信,微信再 好也不能覆盖所有的用户,今年年底到明年, 肯定会有更多新的需求出现。我们的任务就 是去打跟微信不一样的用户族群。比如北、上、 广、深这些大城市,日企、韩企都很多,这 些公司里的人需要装Line和Kakao,他们 还会消费贴图、漫画、小说之类的内容。这 种需求肯定不是所有中国人都会有,但是毕 竟存在一定量的消费群。Line 不期望像微信 一样做成全民工具,我们是外来产品,只要 在中国拿到5000万用户就够了,而中国一 个特大城市就有 2000 万人。

  【点评】王雨豪 黑马商圈连续创业者,人人猎头创始人点评 :

  移动IM始于2009年前后,以Whatsapp为代表, 从一款基于手机通讯录 的状态显示小工具,急 速进化成一个巨大的产 业。在这个产业中,随着 KakaoTalk、微信、Line 的加入,现状令人瞠目结 舌,难以思议。为什么在 移动IM的发展进程中, 世界上几个老牌PC端IM 服务商及其产品在这个 大潮中掉队了?比如美 国的MSN、GoogleTalk、 Skype,中国的QQ,韩国 的DaumMessenger等等。 可以用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中的“延续 性创新&颠覆式创新”理 论来解释这一现象吗?还 是另有其他?

  移动IM可以看成一场别样 的革命吗?如果算,那么 革命的故事,在微信给腾 讯带来的巨大股价提升, 在腾讯及其投资人巨额投 资KakaoTalk,在Facebook 以190亿美金收购Whatsapp 后,达到了第一个高潮。 关于扎克伯格“花钱买 命”的决绝,不知是否与 微信在美国和google合作急 拓用户,让小扎惊觉对手 已经兵临城下有关?还是 Facebook开价30亿美金收 购Snapchat未果,让小扎 下了狠心?

  这个星球上关于移动即时 通讯的第一场世界大战正 在酝酿中吗?谁会是第一 霸主?是Whatsapp还是微 信?什么时间会有个产品 一统天下?还是会形成长 期冷战局面?扎克伯格 预计Whatsapp的用户将在 2017年突破10亿,加上微信的话,两个产品的用户 有没有机会突破20亿?

  中国作家刘慈欣的科幻小 说《三体》中有这样一个 设定:外星球三体人思维 透明,地球人思维不透 明,所以地球人需要借助 语言或文字来交流。外星 人的思维一触即发、即 时可见,地球人则需要表 达、灌输、理解。现实中 基于网速的急剧提升和智 能手持终端的普及,越来 越多的地球人被移动IM 连接在一起,在这个大趋 势中,谁来承载及时联通 人类思维的任务?我们不难想象10亿人被联通的效应,我们会有点不敢想象20亿人被即时联通的巨大效应。

  这个星球上的信息流动在加速,地球人也在变得越来越透明,这个过程将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有鉴于此,我期待着这场革命来得猛烈些,再猛烈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