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也整一个、gkd、我柠檬了……”

“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这几句话伴随着一系列的表情包,我相信肯定是最近不少人微博朋友圈或者游戏群里的表情包和玩梗常客。

“给我也整一个”表情包来源于动画番剧《猫咪日常》,表情包主人公是动画里的一只调皮的曼赤肯猫咪。

“gkd”是“搞快点”的首字拼音缩写,来源于抽象话的直播文化和贴吧文化衍生。

“我柠檬了”是借用了柠檬的酸这一特点来代指人对一些事情的羡慕嫉妒,直接翻译就是“我酸了”。传闻最开始是用来形容电竞圈的部分粉丝风气。

而“北京交通委提醒您……”则是今年春节大火的电影《流浪地球》里的台词。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主播的口癖和聊天习惯也成为了如今游戏圈常用到的梗,如大秦话、抽象话等。在这个互联网发展极其迅速的年代,梗伴随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时候你并不知道一个梗的来源,但它却成为了你生活的常用语之一。而这一点在小众文化圈里表现得尤为突出,游戏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你知道平时所用梗的来源吗?

在网络社交平台成为当前社交不可分割一部分时,梗也成为了当前环境中,传递最快,出圈也最快的信息表现形式之一。

一件热门事件的发生,往往伴随其迅速传递的,就是梗的存在,且具有代表性的梗,哪怕事件热度下降,也依旧会流传下去。直到最后,可能连事件都已经被遗忘了,但仍会有无数人去使用它的梗。

比如现在网络聊天常用到的“233”,不少人知道它代表着大笑,却不知道它的来源是以前猫扑社区的233号表情“捶地大笑”,许多使用过“233”的人可能根本就没逛过猫扑,却对233的使用无比顺手。

233号表情

而“人人都说抽象话,无人识得李老八”和“大秦话”是游戏圈的典型梗跨圈传播。

网络社交平台上经常看到玩家在聊天打字中使用这样的句式:“[针][爱心]服了”“[乌龟][乌龟]这也太秀了吧”。这些就是抽象话。

抽象话可以理解成“抽象工作室”的经典语录,也可以简单理解成表情来代替文字表情达意,以及一些词汇的产生,例如“安排上了”、“佛了”。

问到使用者为什么会用这种句式,多半的回答是觉得有趣。这部分人也许并不玩游戏,更不知道抽象话,只是因为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看见有人用过,或者一些微博博主和快手抖音进行了传播,就也跟着用了起来。可以理解为典型的游戏圈梗文化出圈传播。

而若问到稍微懂一点抽象话的圈内玩家,他们大多会笑着说这是在修炼抽象圣经,但问到抽象话是怎么来的时候,不少玩家思考半天可能只会憋出两个词:“孙笑川”、“狗粉丝”。

如今的斗鱼6324直播间

再问到什么“抽象工作室”、什么“6324”,什么创始人李赣……许多说着抽象话的玩家对此却是一头雾水了。其中“安排上了”在经过抖音和快手的传播后更是成为了一个2018的网络热词,到处皆可看见关于“安排”的梗和表情包,甚至部分不关注游戏圈和直播的三次元人士也开始频繁使用这个梗。

另说弹幕热词“Yooooooooo!”,看电视剧或者剪辑时,有时男女主之间暧昧丛生,屏幕上就会有人刷起“Yoooooo!!!”。随即就会有人跳出来纠正道:“Yooooo是基情也就是gay之间火花四射时才能使用的,那些刷Yoooo的不懂别乱用啊……”

有趣的是,其实“Yoooooooo!”的产生源于一个外国人观看伪娘动画时为表达内心的强烈感受而使用出的词汇。在一开始“Yooooooo!”适用范围仅针对伪娘,后来在传播过程中才逐渐对基情画面适用了起来,如今更是有部分人认为其与百合画面也十分匹配。

“Yoooooo!”的万恶之源

这也是当前梗传播的一个普遍现象——不需要理解怎么来的,传播就完事儿了,甚至在传播过程中,梗的释义有时候会偏离本意,却依旧有人对变化后的梗乐此不疲地使用,最后令变化后的梗成为大众释义的例子也并不少。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Yoooooo!”会逐渐在男女暧昧画面适用起来也说不定。

人类的本质是什么?鸽酸复香?

稍微了解了一下梗传播的现象后,不妨再来了解下梗传播的精髓所在。

当前有4大梗领衔了网络文化,充斥着生活的分分秒秒,网友将他们简称为“鸽酸复香”,也被戏称为人类的四大本质。意思分别是:

鸽——放人鸽子,代指爽约、答应做某事却没有做到,不守信的行为;

酸——即上文提到的“我柠檬了”“我酸了”,指对某人或某事的羡慕嫉妒产生的行为和情绪。

复——复读机、复制别人的话语;

香——王境泽表情包系列,取意真香,表达前一秒坚决持拒绝态度,后一秒又妥协的情形。

而其中传播最广的说法仍是“复”这一点,“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这一说法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从某种角度来说,三大梗的传播也是经由“复”传播开来,“复”是绝对的领导者,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放到游戏中来讲,“复”的表现,就是复制党。游戏中世界频道的存在是复制党狂欢的舞台,尤其在世界频道可以免费发言的游戏中,复制党的数量会更为庞大。

刷喇叭可以说是远古一点的“复制”初表现形式。在游戏世界频道花钱买喇叭,重复刷同一句话来显示存在感或者和人对骂,后面跟上刷的喇叭数量进行刷屏,是一种“我复制我自己”的行为。

我相信以前玩过《QQ炫舞》的人一定对这样的喇叭印象深刻

但刷喇叭只有着复制的基础形态,更多是一种游戏财力的证明,是游戏中的舆论武器,表达的意思与如今的“复制党”相去甚远。

直到MMORPG网游的产生配上免费世界频道,才让复制党在游戏中迅速地生根发芽快速发展。MMORPG的游戏特点让游戏玩家间能够产生浓厚的社交氛围,免费世界频道则意味着自由的言论氛围,玩家可以进行公平的,无门槛的发言,这些因素帮助了复制党的成长。

《魔兽世界》最热的时候,复制党逐渐出现,于游戏世界频道、百度贴吧各种传播。例如贴吧那时各种复制的踩楼话语过去了这么多年仍在流传。随后同为MMORPG的《剑侠情缘网络版叁》逐渐发展,又将游戏复制党这一概念做到了当前游戏圈影响力最大。

此时的复制党与复制缘由已经和远古的刷喇叭截然不同,游戏世界频道上的复制党复制更多的,是一些有趣的话和梗,或是用复制来传递信息或吐槽。

你可以在《剑网3》里复制《魔兽世界》的梗

可以和人相依为Gay

可以在世界频道刷一些搞笑的段子

而在世界频道复制的过程中,其实也变相地完成了对梗的传播,这个传播是泛化的,面向了全游戏的在线玩家。了解这个梗的玩家笑一笑,随手就复制了;不了解梗的玩家看见成片的刷屏,因好奇而去搜素询问时,就算是将这个梗传播给了一个人。

甚至在不知道也不了解的情况下,只是因为好玩,因为从众心理,也会有玩家对其进行复制,对梗进行传播。

如今的不少手游和端游系统都自带了复制世界频道功能,方便玩家进行复制。而《魔兽世界》、《剑网3》和以前大量网游的复制功能都并不是游戏自带的,玩家必须下载插件才能进行一键复制。

直到复制党盛行,官方发现玩家的需求后,才开始在游戏里添加了自带的复制功能。而在更多人使用的QQ聊天软件上,也“收到”了复制党的需求,在2017年推出了“+1”功能,让复制党在聊天中愈加如鱼得水。

不论是“鸽”、“香”还是“酸”,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都主要通过网友对相关表情包的传播,和如同复读机一般在各个群里对相关语句进行使用。

“复制、复读”是梗传播的精髓关键,它的地位是另外三者无法代替的。

无处不在的梗

“梗”这个词,是随着近几年网络发展才产生的词汇,但其实梗这个概念,或者理论,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人提出过了,那时它的名字叫“Meme”,翻译为模因,是文化资讯传承传递时的单位。而对于这个概念的模糊提出和思考则要更早,《恶魔人》1972年动画中就对其有过描述,被统一称谓则是在1976年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对模因的提出。

理查德·道金斯

我们当前学习到的一些传统观念,一些历史,以及表情包,名人经典语录,甚至一个游戏本身……它们没有固定的形态,但都可以被称之为模因。

模因的传播代表着观念、想法、思想的传递,人们为什么如此热衷于造梗,热衷于传递梗,热衷于表达的自己的观念和思想,从一定程度来说,这是在满足自身对于传承的欲望。

肉体总会消亡,模因却是可以通过传递而不褪色于时间长河中,因此有能力的人会渴望通过创造,通过思想的表达,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一个人难以做到,就通过团体的方式留下痕迹。

从根本上说,模因的传播,更像是人在传承欲望趋势下,用团体的方式来更好地留下自己痕迹的一种本能。当你认同某个观念某个梗时,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将它传播开来,却可以通过将模因传递出去,找到同样认同它的团体,不断地复制传播,影响更多的人,自己也参与到了一个现象/文化产生发展的过程中。

许多时候你接收到模因时,可能根本就处于无意识状态,当它开始对你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产生影响后,你才发现你被影响了,模因的入侵远比我们想象的容易。

比如去年的重庆公交车坠河事件,一开始传播出的“女司机逆行”言论,让无辜的女司机被全网狂骂,这就是一个恶意模因的传播,且背后还有一个更深的恶意模因——“女司机更容易违反交通规则,开车更容易出事”。

再比如去年蔡徐坤直播被激光笔照射眼睛,有人在微博上玩起了游戏圈内的梗:“用激光笔照蔡徐坤的人找到了,@带带大师兄”,而其粉丝大部分对这个梗并不了解,因此信以为真,去疯狂人肉。一句骂人的“NMSL”也在有意的传播下,让其粉丝理解成了“Never Mind the Scandal and Liber(永远不要理会谣言与中伤)”。

当时的微博评论

模因直接入侵并不恐怖,经过生活和网络中潜移默化的模因影响,就让人对事件有了隐性的倾向,或者因为信息的不对等造成错误模因的理解,这才是模因入侵的恐怖之处,于你的生活无处不在,且难以判断。

再近一点,本篇文章其实也是模因的传播,当你接收到了文章信息,或者认同本篇文章里的某个观点时,模因也就传递到了你的脑海里,对你产生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