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关注国产单机游戏的玩家来说,最近有两个好消息。一个是《大富翁10》马上要在国庆期间上架Steam了,另一个是《太吾绘卷》的销量突破200万大关。

不管是老单机IP重回市场,还是去年的独立爆款至今保持稳定,都让有志于国产单机的从业者看到一个良性发展的趋势。五六年前手游崛起的时候,多数人还对国产单机游戏的前景不再抱有希望,但时间和事实告诉我们——手游扩大了中国玩家的整体基数,让游戏在普通大众眼里不再神秘,也间接培养了不少国产单机游戏的正版用户。

所以说,一个细分行业的命运,除了要靠自己的奋斗,也要考虑到历史进程的推动。之前在《说了这么多年,到底是谁毁了中国单机游戏?》一文中提到过,00年代初网络游戏的爆发,让刚进入百家争鸣的国内单机市场迅速崩溃。而近几年手机游戏的发展,则在一定程度上给国产单机游戏提供了帮助。一方面是大量手游用户中,总有一部分年轻人希望领略更高级更复杂的游戏体验,另一方面则是国内手游市场已经看到天花板,大小厂商都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单机领域和全球市场。

2019年上半年,中国单机游戏市场迎来近十年最大的增长

也正是因为这个历史进程的推动,如今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发问: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国产的3A大作?

如果简单粗暴、乐观积极一点,那么答案是——快了。只不过这个“快”是以二十多年的国产单机悲催史为参照前提,毕竟经历过技术断层和人才流失,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不少人认为“永远都不可能”了。所以国产3A是一年后还是十年后问世,都算得上快。

而要让玩家对国产3A心里有个大致的谱,首先需要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到底啥是3A大作?

3A这个词或者这个概念,实际上在国内玩家圈子和业界之间并没有达成普遍的共识。

玩家的观点比较感性和纯粹,只要是非常好玩、看上去很精致的就会被部分人冠以3A头衔。比如《只狼》的打斗设计和传统文化细节堪称顶级,很多玩家认为这算得上3A;又比如《底特律:变人》剧情演绎堪比好莱坞科幻大片,同样被不少人评为3A。

实际上,这些游戏在海外媒体和业界的标准里都达不到3A。因为3A的原英文全称是A grade quality、A level in、A grade sales——高质量、高投入、高销量。国内最初引入3A概念时,估计翻译成“三高”听起来不太健康养生,干脆直接用了数字加英文缩写,还显得非常高端大气。

《死亡搁浅》最近广受期待的3A大作之一,但如果它销量扑街,那就算不上3A了——就像学霸的高考全挂了,那也不好意思再叫学霸了

然而就像5A级景区和5星级酒店一样,3A游戏到了国内也开始变得模糊,于是有的玩家认为“销量这种庸俗的数据不配定义3A”或者“XXX这么好玩,它就是我们心目中的3A”等等。如果要定义国产3A,首先就得把这类主观感性的评判标准放一边去,拿客观存在的参照物进行比对。

但与此同时,我们想评定一个相对靠谱的国产3A,也得将高质量、高投入、高销量的“高”放在合适的范围内。要是都跟动则千万美金成本和千万销量的欧美3A大作比,那又会显得过于无解。即便是如今的日本游戏产业,也没几款能达到所谓的3A——比如《只狼》开发成本遭压缩、销量约400万,只能算“2A大作”。

然后,我们该如何定义国产3A?

下面提出的几点,只是一些比较基础的条件,更多专业客观的标准就不一一列举了:

1、高质量——达到国产游戏行业当代的技术顶点,能让当代玩家看到之后发出“居然这么强”“我不信这是国产”等惊呼,至少八成玩家玩了之后认为对得起售价;

2、高投入——包括但不限于的成本投入应该有时间、资金、人力、技术积累、人才培养、工业化体系的搭建与传承等,具体多少千万或亿的数字不是重点,最重要是这些投入能成为后续产品开发的宝贵资产;

3、高销量——目前国内100-200万销量已经是白金级的成绩单了,这是从2011年的《仙剑奇侠传5》到现在都没有变过的,所以不管是靠情怀还是靠品质,能突破这个长年保持的纪录达到350万以上,就算是看到国产3A的曙光了;

4、对外输出——不管是上半年火爆的自走棋,还是各种热门手游与独立精品,国产游戏已经开启了对外输出的道路,如果国产3A能吸引一定数量的外国玩家,那么必然是一个加分项;

5、单机内容——如果是纯粹的网络游戏,本身属不属于3A就在国内外业界中存在争议(比如《守望先锋》拿了TGA年度最佳游戏奖,好多中外玩家都觉得有点怪怪的),那么为了减少争议,国产3A应当以单机体验内容为主(要不然《PUBG Mobile》早该算是全球大卖的国产3A大作了);

6、艺术性——在剧情、画面、玩法设计、文化植入等方面,国产3A应该在其中某几点上有突出的口碑赞誉;

7、门槛水准——3A的另一个代名词其实是“工业化”,是一个游戏团队技术、资金、人才、体系、IP等多种元素的综合实力表现,像自走棋那样一度人气爆红,但却能被其它厂商轻易效仿显然不足以称为3A,换句话来说国产3A也是一家游戏公司的“厂牌象征”。

最后,我们为什么需要国产3A?

这个问题的回答,严肃点说就是争取文化的自主呼吸权——君不见影视、小说、戏剧、音乐、动漫等娱乐文化,都是欧美日韩站在全球潮流浪头?中学课本都教过: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了较高的要求。在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游戏娱乐这种精神生活的要求提高了,并且更加关注自己的所喜欢、所归属的文化内涵在这些娱乐消费品中的呈现;并且一部分从业者,也开始产生愈发强烈的使命感。

简单归纳就是一句话:“他们能行,我也行。”

另外站在国内游戏市场的角度来看,曾经创造巨大收入的PC网游和手游,都先后步入增长放缓阶段。在市场头部被巨头厂商垄断大半,下沉市场又要面对山寨换皮的低质产品冲击,内卷化严重的游戏产业目前都在寻找新的契机。

国产单机游戏在近几年的回暖,让更多的资本和大厂投来关注,虽然现在单机市场的年收入还不及一款TOP10手游的月流水,但年轻一代玩家越来越多开始买正版的趋势已经形成。故而在这种大背景下,独立游戏《太吾绘卷》能在一年不到卖出200万套,《古剑奇谭》系列的开发商烛龙也在多年坚持下将这个IP带进100万销量级殿堂。

得益于Steam平台的推动,国内正版游戏用户逐年增加

对国产单机游戏报以极高期待的玩家来说,国产3A是一种的精神寄托,同时也会对一些投机取巧的行为非常严格。比如西山居在前一阵公布的《剑侠情缘之谢云流传》全新演示视频,就被很多玩家视为反面案例。

这款顶着剑侠IP的国产单机游戏,大概在五年前就传出各种消息,2015年立项后更是被剑侠玩家和关注国产的玩家期许为“向3A迈进一小步,国产单机前进一大步”的里程碑。但在这几年陆续放出的演示来看,前一部视频的动作还像《鬼泣》,现在的又像《只狼》了。这种谁火学谁的表现,让玩家怀疑开发团队这几年都在干了什么。

当然年轻玩家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其实剑侠系列从单机到网游历来都是谁火学谁,《谢云流传》算是西山居传统艺能。90年代末的单机版《剑侠情缘1》,战斗画面和整体风格和《仙剑奇侠传》很像,00年代初的《剑侠情缘2》、《月影传说》以及《新剑侠情缘》则学习了《暗黑破坏神2》的ARPG模式,网游时代最知名的《剑网三》和《魔兽世界》在玩法和系统上的相似度更是明显。

单机版《剑侠情缘》的初代和二代

所以《剑侠情缘之谢云流传》不管是大唐GTA还是剑侠信条,亦或者谢打铁传,这款产品肯定会有一个甚至多个效仿痕迹明显的对象。至于这样做玩家满不满意,就交给玩家自己用钱包投票,但从国产单机游戏的技术积累和体系推动来说,这款游戏还是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

剑侠系列能在国内市场成为经典IP,除了善于学习其它大作之外,开发团队将别人家的特点化为己用的消化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这与直接的抄袭山寨应当却区别看待。

打造国产3A并不是一锤子买卖,想要做出有真正文化输出能力的产品,在目前其实不宜报以过高的期望,但更需要玩家客观理性的鼓励与批评并重。《古剑奇谭3》为国内单机市场带来了一个优秀的标准案例,有志于朝国产3A方向迈进的产品,不管是《仙剑奇侠传7》、《剑侠情缘之谢云流传》以及更多还在默默努力制作中的游戏,只要每一部比前一部有或多或少的进步,那就是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