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中国手游玩家就是不爱花钱玩游戏?

  近来,亚洲游戏大有“赶英超美”之势:4月NewZoo数据显示,一直占领Google Play的亚洲发行商,4月就有三家占领了iOS前五发行商的位置,而去年同期亚洲完全未进入过前五。在iOS排行上,Supercell和King贡献最多收入,紧随其后是腾讯、GungHo 、Naver日本。所以呢小优姐决定,要多点为手游圈内的小伙伴带来国外的文章和干货,做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准备!

  地球人都知道,想让中国玩家花钱玩游戏如同痴人说梦。他们精打细算的功力让免费增值模式都显得弱爆了。唯一能赚钱的办法就是游戏内嵌广告。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玩家认为:所有游戏都应该是免费的!其实这是中国盗版盛行多年所导致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游戏就以盗版CD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只需5块钱就可以在街边摊上掏到。在中关村附近的后巷里,破旧不堪的店铺一间挨着一间开着,地上堆满了装着盗版CD的硬纸箱。来买光盘的人就随地蹲着,低着头挑选着最新的windows系统盘、游戏碟或者是喜欢的音乐专辑。这个在当时可是火爆得很呢!~

  最近几年,由于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盗版商人已经失业。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自己需要任何东西,谁还会买CD呢?

  可能有人会说,在盗版盛行的几年里,正版游戏的价格对于天朝p民来说实在是太“高大上”了(一块正版游戏CD的价格大约是60-80人民币)。而且软件开发商也没比盗版商在推广上多花心思,因此盗版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相比10年前,天朝P民的经济能力已经大大提高,购买能力以及购买途径已不再是问题。但他们的消费习惯却很奇怪,而且物价也让人难以理解。他们当中大部分人月收入在3000-5000元人民币(相当于500-830美元),但价格为4000(666美元)的iphone却几乎人手一台,而且120元一张的电影票他们在购买时毫不犹豫。但一款售价为12块的游戏却足以让他们瞬间警惕起来。这就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地方。一提到游戏价格,大部分人就无法淡定了。无论一款游戏能让人开心多久,从某种角度来看,花费同样多的钱,游戏比电影的娱乐时间更持久。无论一款游戏的剧情和画面多吸引人,只要不是免费的,他们就铁定不会购买这款游戏。

  还有一类游戏玩家认为钱比时间重要。以部落战争(Clash of Clans)为例,这款游戏的盈利机制就是玩家通过购买宝石加速游戏进程。有的玩家就想出“曲线救国”的形式来获得宝石。他们通过积分墙里的免费app获得点数,然后再用点数去兑换相应的礼物卡再到商店里购买所需的物品。当然,过程是十分繁复的,需要通过使用不同的VPN多次下载同样一个app。有个家伙说他通过这种方式三天赚了10美元。这反映了相当一部分玩家奇怪的心理:他们没想过赚这10美元是得不偿失的。我想说,中国没那么穷吧。

  尽管这样的行为有点不可理喻,但确实是中国游戏玩家的普遍心理状态。由此可见,要通过游戏盈利是多么困难。

  大部分安卓游戏都能在网上找到破解版。而ios游戏玩家则会通过越狱免费玩游戏。而且苹果系统还有个漏洞,就是一款已付费购买的游戏可以在不同的设备中使用同一个账号下载。因此有很多慷慨的玩家会把他们的账号和密码共享到论坛上供大家使用。甚至有人利用苹果这个漏洞开发出许多“免越狱不花钱玩正版游戏”的应用。

  的确,只要玩家不嫌麻烦,花点功夫还是能免费玩游戏。说到这,笔者又想说下另外一个问题:用户体验消费。笔者的一个外国朋友花了点钱订阅了Google音乐,不是因为他在其他地方找不到这些音乐,而是因为他只要点一下鼠标就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因为Google音乐不仅有出色的用户体验而且还能省钱(时间就是金钱呀)。在天朝,我们已经在为体验而消费上取得了进步,但是仍需努力。越来越多人愿意付费在线看电影(大约2.5元/部)。希望在游戏上也能看到这样的进步。

  以上观点似乎都是负面的消息。但是要记住,已经有了一小部分玩家既愿意在免费增值模式又愿意在付费模式中消费。虽然在众多玩家中他们只是极小一部分,但是考虑到中国有着如此庞大的市场,这部分玩家的数量还是很惊人的!

  另外,笔者认为苹果的付费方式需要更适合本土情况。笔者的一个亲戚很想玩《我的世界》(Minecraft),为了满足她这一小小的心愿,笔者只能在她的个人ipad中用自己的账号帮她买了这个游戏。

  在国内,几乎每个城市里的学龄儿童都拥有一台平板。但是在找到工作前,这些孩纸是无法申请信用卡。多遗憾啊,苹果的付费模式使它无法从这些年轻用户身上获利。也许,是时候引进苹果预付卡这种方式了。

  如今,中国的移动市场很混乱,游戏研发商不知道如何去获利,通过设置盈利模式,还是打击山寨。不过我相信,中国正在“向发达国家看齐”“与国际接轨”,咱们还是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