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对勇士低语。

“你无法抵御风暴。”

勇士低声回应。

“我就是风暴。”

——曹植《洛神赋》

2021年春节过后,二次元圈、文学圈和历史圈出了一个比较可乐的跨圈笑话。

这是高人气作品《文豪野犬》新书第一页,曹植名篇《洛神赋》被无中生有地加入一段“我就是风暴”的内容。而在国内,哪怕是没背过《洛神赋》的同学也觉得不对劲,更有种小学生作文界“鲁迅说过”的既视感。

后来通过汉化组考据终于得知真相:这是索契冬奥会上,央视解说员用《洛神赋》评价日本花样滑冰选手羽生结弦的优美动作,并加上不知出处的“我就是风暴”来形容该选手的坚强意志。

结果这段精彩点评转发到日本后,被误传成了彻底的曹植著作,最终让《文豪野犬》作者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关于这场乌龙,其实笑过之后大部分人表示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除了专业人士和爱好者,大部分人对国外的历史文化都接触不多。

当然了,这是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勘误与二次传播又快又广,大家可以一笑置之。但在资讯不发达的年代,“风暴勇士曹植”这类乌龙就很有可能会在海外形成大范围的以讹传讹,日积月累传递下去甚至还会变成官方通用。

比如现在俄罗斯对中国的官方叫法是Китай-Khitay-契丹,就是因为在宋辽金元时代,西亚和东欧诸国接触得最多的就是辽国,所以一直将错就错用“契丹”来称呼中国。

图片源自B站UP“何解毒”视频作品《 从地图看外国是如何称呼我们中国的》,其中有详细的内容说明

什么!?我是契丹人?

所幸的是,多年来随着游戏、动漫、影视、网络小说等文化娱乐形式在大众层面也越来越主流,让更多国内外青少年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兴趣,愿意以更加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学习了解。这些作品中既有国外制作的《荣耀战魂》、《全面战争:三国》等游戏,也有《甄嬛传》、《延禧攻略》等服化道精美还原的国产电视剧。另外在面向海外青少年群体的国产动漫、网文以及手游作品中,虽然目前较为热门的题材多以玄幻和言情为主,但也通过作品中的历史元素,为海外青少年传递了不少细节亮点。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日益丰富的文娱作品已成为很多小孩接触历史文化的第一个渠道,比如《Fate》系列中的各国神话与历史人物,《王者荣耀》中的众多中国历史人物等,《阴阳师》里的阴阳道文化与历史人物安倍晴明等。

因为文艺作品影响,不少人以为安倍晴明是虚构的神话人物

这些改编戏说虽然不能会对青少年产生误导,但还是需要开发者注意对内容细节的把控和真实历史的注释。比如光荣旗下的《三国志》系列,就对每个人物角色背景介绍分为了史实、演义、民间三个部分,尽量帮助玩家厘清对历史的误解。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之一,就是东汉末年名将朱儁(jùn)。这位仁兄在国内三国迷心目中存在感稀薄,在日本版本的演义中则在早期担任欺压刘备义军的反面角色,光荣《三国志》系列和手游版则通过立绘、属性等方式塑造了一个形象更正面的朱儁。

光荣《三国志》里的朱儁

横山光辉版动画《三国志》中的朱儁

而反面教材则同样来自光荣《三国志》手游版的短电影,以“还原历史”为口号展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赤壁之战“真相”——即曹操败退赤壁是因为军中出现疫情,出于悲天悯人的仁义情怀不愿疫情在江东扩散,主动点燃了赤壁的那一把火。之所以这部短电影此前在网络上引发不小争议,用网友评论得很到位: “文艺作品把戏说变成事实,并且标榜自己就是事实,这是最可怕的地方。

众所周知,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尹志平这个角色为什么后来会改名为甄志丙,就是因为尹志平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小说剧情中这个人物玷污了女主角小龙女,虽然属于虚构的文艺创作,但金庸作品的影响力过于强大,就导致“尹志平”这个历史人物无故受到牵连。更可怕的是,不管男女老幼哪一代人,只要提到尹志平这个名字,首先想到的不是中国道教的一代宗师,而是“龙骑士”这个猥琐外号——而且这个影响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95TVB版《神雕侠侣》尹志平

虽然《三国志》手游短电影的监制吴宇森影响力不及金庸,但是同样作为公众人物,在作品中传达出对历史人物的贬低。特别是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断章取义和重新拼接,再加上大量的自我解读,不仅贬低了同样是英雄的刘备、周瑜,也贬低了自比周文王的曹操。即便是好莱坞史诗大作《勇敢的心》,在历史魔改方面也受到了不少批评,况且人家都还没说自己是“还原历史”。

奥斯卡最佳影片《勇敢的心》,当年也是让不少人对真实历史产生了巨多误解

所以对历史文化的最佳误解,正是文艺创作者对历史人物打上符号化的二次创作标记。不管是白脸曹操,还是仁义曹操,都是服务于文艺创作的符号化产物,这些跟动漫中穿着旗袍扎着包子头的中国少女、游戏中头戴牛角盔的维京海盗本质上是一样的。

但实际上,旗袍+包子头不是中国少女的标志性打扮,维京人的头盔上也并没有牛角……尤其是后者,因为差不多两百年的误解,又在游戏影视中的反复加固,几乎被大部分人认为是真的了。

经典的维京战士形象,《上古卷轴5》中的诺德人,原型为现实里维京人的后裔——诺曼人

暴雪起家之作《失落的维京人》

至于为什么维京人戴牛角盔的形象流传了这么多年,现代最普遍的观点是以前英国人挖开维京人的墓,总是发现尸体头部的两侧放着牛角。

套用周星驰电影《国产凌凌漆》里的经典台词就是:你以为它是装在头盔上的饰品,其实这是酒杯或者号角。

真实的维京战士头盔,并不是很酷炫和醒目

反倒是长期致力于讲述架空故事的《刺客信条》,对历史细节的还原刻画做到了极致——《刺客信条:英灵殿》里的维京人终于不用带牛角头盔了。另外加上游戏不显示头盔的选项,还可以让那些老是拿牛角盔争来争去的考据党停停,进一步展示面纹、胡须、发型等维京传统文化特色。

但似乎是为了照顾到玩家心情,也或者是不想反复解释“维京人为啥不戴帽牛角盔”,育碧还是在游戏里加入了穆斯贝尔海姆王冠这类带角的头盔——向我们生动再现了“螺蛳粉里的螺蛳从无到有”这一演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