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手游矩阵原创,转载请保留此行」

一提到“卡牌+三消”,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日本人气手游《智龙迷城》,然后才是其余各种同类的手游。《智龙迷城》从2012年2月上架至今已有2年多的年头,可以说是一款“老而不死是为贼”的作品。但是除了国内一批固定的粉丝用户之外,“卡牌+三消”其实并不那么火爆,远没有当初月流水达一亿美金的霸主风采。

然而这种游戏模式是否真的不符合国内玩家的胃口?没有PK系统、需要动脑消除珠子、收集养成的元素多且分散——似乎都在说明慢节奏的卡牌游戏,在国内平均3个月寿命的手游市场中显得格格不入。

答案是否定的。就像被影迷奉为神作的《无间道》,只有在好莱坞的本地化翻拍后,才获得了欧美市场的一致认可。游戏同样如此,“接地气”的本地化改良,才是抓住用户的核心。而以三国为背景的“卡牌+三消”手游《拼战三国志》,可以说是当前最接中国市场地气的作品。

三国:接地气的题材

三国题材可以说是整个游戏市场被用得最泛滥的,任何游戏类型你可以随便拿出一个比较知名的三国作品。这是因为在整个华人文化圈,除金庸之外,就属三国的故事最广为人知。三国不仅可以给游戏提供灵活多元的素材,各种解读戏说下的衍生文化,远比另一游戏热门题材“西游”精彩丰富得多;例外三国题材不存在IP问题,不管是小说《三国演义》还是史书《三国志》,都不用考虑什么IP授权的事。

因此《拼战三国志》在题材上首先具备广泛的认知度,而在背景题材的打磨深挖方面,这款日本公司制作的游戏,也相对更加令人放心。毕竟在时尚文化和娱乐解读方面,日本人对三国故事的加工更具有商业价值——央视版《三国演义》虽然经典正统,但不如《一骑当千》、《恋姬三国》这样的日本动漫吸引青少年。

腐萌:接地气的美术

在产品的第一印象上,《拼战三国志》可以说抓住了当前青少年的眼球。游戏在画风上,选择4头身的人物立绘,属于半萌化半写实的风格。而且在人物造型上,也结合了多年日本美术界对三国人物作画的特征,非常具有辨认度。不过在游戏中,没有大尺寸的人物立绘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人中吕布

胡笳十八拍的蔡文姬

游戏对明快鲜艳的美术风格,还着重于丰富和衍生。在人物、剧情等方面深化了美术的影响,试图用独有的文化氛围使玩家的代入感进一步加强。比如刘备、曹操、孙权这三位主角,都有各自的剧情以及角色形象的变化。特别是玩家看着自己最初的正太曹操,随着游戏的深入一点点成长为奸雄魏王,这种正太变大叔的直观体现,更将角色养成的元素发挥得更淋漓尽致。

玩家将参与到“屌丝变皇叔”的过程中

此外游戏日本官方不遗余力地推广《拼战三国志》的腐萌文化,其持续推出的周边漫画受到青少年玩家的一致好评。

黄盖「啊。。啊。。来吧,公瑾,还不够呢」

周瑜「你可以别这样吗?我可不想被小乔误会啊」

对战:接地气的系统

在宣传推广中,《拼战三国志》主打的是全球首创实时PVP系统,这一点确实非常吸引人。在卡牌手游中,玩家特别土豪玩家最注重的莫过于“炫耀”。而当前市场上大部分的卡牌游戏,都是弱联网性质的离线PVP,而非真实的玩家对战。而《拼战三国志》提供了多种PVP匹配模式,玩家可以快速匹配其他搜索中的玩家,也可以邀请好友进行对战或输入对战ID进入指定战场。而且还有更具掌机特色的“搜索附近玩家进行对战”模式,实现了线下越战的PVP效果。

不同于日本游戏市场,中国的土豪玩家更重视在游戏中击败别人,而这种胜利不管是比拼积分还是PVP对战,获胜的手段都来自于自己的消费实力。所以在盛大宣布代理《拼战三国志》后,一部分不习惯《锁链战记》这种重度RPG的土豪们(可炫耀的点太少),开始蹲坑期待国服公测原因。

主线任务中将有一些特殊要求,来提高难度磨练玩家的技巧

而且《拼战三国志》的PVP系统,在对抗性上确实做到“简单上手、难于精通”的程度。根据日服玩家的经验,一场玩家对战除了自己卡牌的基本属性之外,还有先后手、估血、布阵、武将选择、兵种克制等众多要素。光凭这一点,就满足了当前不少玩家对手游PK的迫切需求。

评测总结:《拼战三国志》在今年年初就拟定推出繁体中文版,这说明日本官方早就清楚这款游戏在中国市场的潜力。而面对竞争对手《智龙迷城》,《拼战三国志》的差异化也做到了足够明确——前者是类似《口袋妖怪》风格,粉丝群体稳固;后者则是三国题材,认知度广泛。也就是说国服《拼战三国志》在未来,将吸收更多非“卡牌+转珠”的玩家,而且一部分不满足于手游没有PK的玩家,也将会对其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