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手游行业绕不开的IP困局
IP,即版权,也被称为知识产权。目前,国内手游市场发展热度有增无减,相关手游公司对热门IP表现出趋之若鹜态度的同时,也促使这一概念逐渐火了起来。随着一部热门网络小说改编授权由几年前的100万元飙升至如今的500万元的消息在业内风传,热门IP在水涨船高的争夺战中展现出了今非昔比的“得意姿态”。
IP的概念并不仅限于手游。IP交易正是促成文化产业不同细分行业相互合作的助力之一。
举个较为理想化的例子:一部热门动漫可以改编成游戏,游戏形式可以是手游、页游或网游;接着还能被改编电影、电视剧或是出书;再接着还能实体化,如把动漫中的角色形象做成周边风物,从小小的挂饰到大大的家具一切皆可。作为具有非物质属性的文化商品,在整个行业大产业链运作中,IP版权可谓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为何一些网游公司会提出“大IP布局”的原因。
但纵观当下国内文化产业,特别是目前较为热门的手游行业发展现状时,将会发现相关公司往往绕不开IP版权的困局。
一谈起中国的版权问题,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国人没有版权意识、盗版猖獗以及国内知识产业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不可否认,大环境对于行业与相关企业的发展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但比起外因,内因才是关键所在。
还是从手游行业来看,如果按地域划分,目前国内手游公司青睐海外IP甚于国产,比起欧美系IP,日韩系IP更受欢迎。另一方面,从内容形式来看,动漫IP明显比影视、小说的IP在手游中更走俏。
曾和一位手游公司的负责人探讨过这一问题,他表示动漫IP改编成游戏的成功率高,改编难度低、成本低,对用户吸引力大,往往一款手游APP披上一层如《火影忍者》、《海贼王》等热门动漫的外衣就能吸引大量的下载,而影视、小说改编成游戏的成功率则难以预测,很多时候游戏对小说、影视的宣传作用甚至大于此类IP对游戏产生的助力。
日本热门动漫IP无疑是国内手游公司的上上之选,但包括欧美系在内,海外IP存在共同的问题,即入手的门槛高、国内外版权环境差异大以及国内“山寨”的风行。而且,这三个问题是相互作用而成,国内的“山寨”风气不用多说,今年2月日本东映动画株式会社就开始调查并通告我国侵权的手游公司,并要求其作品下架。
但这另一方面带来的影响是海外公司对我国出售版权的态度趋向于谨慎,它们在合作对象的选择上呈现出少量且固定的发展趋势,这也使一些如腾讯等在海外较有影响力的大公司往往能获得大量优质IP,而小的手游公司则继续在IP匮乏的困境中,要么继续“山寨”从而面临被起诉的风险,要么弃用IP开始艰难的原创之路。
再看国产IP,无论是动漫还是小说、影视,其普遍存在由于精品的稀少带来的IP匮乏问题。特别是动漫,正是由于国内动漫多年来的积弱,才导致了国内手游公司宁愿千方百计获得日本动漫的代理权,也不愿与国产IP联姻,这对整个大的文化产业链亦会产生影响。
困局突围一方面需要国内对版权意识的重视与相关法律的完善,另一方面需要文化产业不同行业间协同创新发展。与此同时,作为文化企业,应在产品开发的初期就有IP布局的意识,要知道并不是所有受欢迎的动漫都适合游戏改编。在这一点上,日本的大部分动漫产品相较于我国动漫,明显更具有商业化市场合作的战略眼光。比如那个作为2014年巴西世界杯吉祥物的任天堂《口袋妖怪》系列游戏主角比卡丘。
猜你喜欢:
任天堂警告:部分Switch游戏不兼容Switch 2主机
育碧:旧王已死,新王当立
《我的世界》大电影确认引进 2025年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