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社交有钱景 盈利借鉴广告与游戏
移动社交的又一波浪潮来了,这次咱们要讲的是“熟人匿名”。据统计,在过去一个月,国内至少有超过8款匿名社交软件发布,现存总数已超20款。
匿名社交到底魅力何在?热衷者视之为微博、微信之外的新领地,最私密情感的安全出口,冷眼者认为,匿名之下的社交会把谣言、谩骂等负能量集中爆发又让其蒙上阴影。对此,北极光创投合伙人姜皓天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分析,充斥着谣言的匿名社交软件沉淀不了用户,创业者需要设法把负面信息控制好,而随着机制的完善以及用户规模的扩大,匿名社交的市场前景看好。
议题1
匿名社交软件充满争议,但却不能消解创业者的憧憬,为啥?
[记者旁白]
匿名下的狂欢
“毫无顾忌地分享内幕爆料”,“上班可以‘黑’同事、下课可以‘黑’同学”,“做公司的大内密探、按主题深度八卦”……梳理市场层出不穷的匿名社交软件,无不以触发用户的猎奇心理为卖点。由于发表和评论都是匿名,用户就像在参加假面派对,平时在实名社交圈里不敢说的大可畅所欲言。与此同时,这个匿名社交圈又大多来自于手机通讯录里的熟人,一条有意无意露出蛛丝马迹的真心话,马上招来无数“莫非你是xxx”的猜测,却又摸不准是谁。
“有些话碍于面子不太敢在微信朋友圈诉说,但其实又很想让他们知道,从中得到建议。”作为国内匿名社交的第一个实践者,无觅团队推出了无秘(原为秘密),并把自己定位为匿名版的微信朋友圈。在他们看来,以中国人内敛的特性,匿名社交比国外更容易落地。
匿名之下的原生内容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眼球,大街网C E O王秀娟以他们刚刚上线的“吐司”为例向南都记者分析,八卦、吐槽在现实生活中本来就大量存在,只是在匿名社交平台有了更集中的呈现,而这恰恰是切中了人本性里的需求。
从事媒体工作的Sue同样认可这点,作为匿名社交软件的用户,她每天刷无秘的频率不亚于刷微信朋友圈。同时,出于职业需要,她也会特地留个心眼:在各种真假莫辨的内幕爆料里,或许能挖掘到对于记者有价值的信息源。
[七嘴八舌]
姜皓天:以前社交产品都要注册个ID,现在匿名社交软件把这点简化了。在新的机制设定下产生了新的社交行为和更丰富的内容,我觉得这是社交领域的一个创新。
无觅团队:匿名社交软件的价值在于,抛开人际关系压力,用户在情感上有更深层次表达。比如说同样是围绕过父亲节,微信朋友圈发的不外乎吃饭、祝福、送礼物,但真正与父亲之间情感波澜,只有在匿名的场景下才会分享到。
王秀娟:很多人在“吐司”上吐槽公司,说到底就是想在匿名保护下让老板、同事看到,相互引发共鸣,最终把问题解决。这种需求既然是广泛真实存在的,匿名社交就有市场。
[记者旁白]
用机制对抗谣言
匿名,意味着不用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人性的阴暗面也就容易触发。浏览匿名社交软件上的内容,确实不乏个人隐私泄露乃至指名道姓的人身攻击。这些内容往往来不及甄别,就已经在评论和分享中迅速发酵放大。一位投行用户告诉南都记者,一开始匿名社交软件在投资圈很火,大家大吐项目和投资人的内幕,后来有感于谣言的杀伤力,才有所收敛,有的创投公司甚至禁止员工使用这类软件。
起点创业营创始合伙人査立对那种充斥这造谣的匿名社交软件深恶痛绝,但他强调这只是个案,是企业在软件机制的设定上存在偏差,而不是匿名社交本身的问题。姜皓天也认同,任何一款社交类产品都可能出现负面信息,微博、BBS上也产生过谣言,没必要因此把匿名社交软件一棍子打死。“社交的核心在于机制,匿名社交现在处于起步阶段,难免存在各种漏洞,我相信创业者会设法把负面信息控制好。”
在这点上,不少匿名社交平台都表示会对敏感词过滤,另外也有用户举报机制,超过一定的举报次数会删除内容,严重的甚至封账号。无觅团队坦言,尺度放宽也许短期内对用户增长有帮助,但从长期来讲必然要往正能量引导,否则难以持续,这就是“无秘”早期火爆以后立刻打压负面信息的原因。
“吐司”还特地使出一招“百万年薪招聘黑、白吐sir”,说白了就是建立一套平衡机制:黑吐sir负责爆料,白吐sir负责辟谣,黑白力量较量把是非辩个明白。王秀娟说,吐sir需要严格甄选,能胜任的都是在行业或企业里达到资深级别的,清楚纠纷核心;对内,吐sir都是实名的,需要接受平台的管理和培训,而对外,他们的身份会得到保护。
[七嘴八舌]
姜皓天:对于那种无中生有的造谣,肯定要打击。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大多数所谓的负面,并非全都空穴来风。如果能够把匿名社交这个渠道利用好,反而能第一时间聆听到真实的抱怨和反馈,然后及时处理问题,这就如同现在很多企业、机关在微博上做舆情监控。声音多元不是坏事,对问题探讨越充分,越有利于大众形成全面的判断。
王秀娟:作为平台运营方,我们本身不鼓励特别阴暗、负面的内容,但有时候确实很难判断用户发的到底是真相还是谣言,对于度的把控确实是个挑战,这关系到能否真正把匿名社交做起来。所以我们让黑、白吐sir对质,寄望两方力量足够强,有助于用户弄清事实。
议题2
匿名社交软件继续走,能延伸出商业模式否?
[记者旁白]
避开千人一面
从产品模式上来说,关联通讯录的匿名社交软件模式大同小异。而无秘凭借较早的起步,目前仍然是匿名社交软件市场积累用户最多的一家。对此,无觅团队无不自信:“用户粘性取决于朋友在哪里,如果关系链都沉淀在无秘,那么可能很难再转移到其他新的匿名社交软件,这是社交类产品的门槛所在。”
姜皓天也认可这一点,对于后来者,他建议下功夫做出差异性来,比如尝试用户和话题垂直化,在某一领域形成一定优势以后,再拓展广泛用户。
事实上,最近新冒出来的匿名社交软件已经不再局限于绑定手机通讯录,究其原因,手机里的联系人信息往往很杂乱,真正常用的可能只占10%甚至更少。像啪啪团队推出的“乌鸦”就加入圈层的概念,划分为校园用户和职场用户,根据用户具体的圈子来推送信息。
而“吐司”则把自己圈定在职场吐槽,用户不用绑定通讯录,而是填写所在公司名称。在“吐司”上,用户会带上“某公司小伙伴”的标签,所看到的吐槽内容来源于用户所在公司、用户主动关注的公司,以及同行业或相近公司的热门信息。“对于很多白领来说,一天最重要的8-10小时都与职场相关,以此作为匿名社交的线索,我觉得有更多话题,从活跃度和长期粘性来讲,价值也更高。”王秀娟说。据她介绍,“吐司”推出半个月以来,每天的活跃度在30%-40%。
[七嘴八舌]
无觅团队:通讯录里各种关系网的人都有,我们倾向于让不同小圈子的人各自发酵。如果把其中一块切分出来,能不能做成不好说,毕竟这类匿名社交软件目前的用户基数还比较小,无秘短期内不考虑。现阶段我们把侧重点放在产品体验的优化上,比如新上线了私信功能,在私密性上更进一步。
王秀娟:现在“吐司”上70%的内容都是跟职场相关的,给用户一个身份场景,用户也会对自己言行有所约束。当然,匿名社交软件现在还处于早期阶段,无论以通讯录、职场,还是其他作为线索,我觉得都是可行的切入点,不排除“吐司”以后也会加入通讯录这个维度。
记者旁白
盈利借鉴广告与游戏
凭借匿名社交的平台资源,如何进行价值转换让人期待。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匿名社交软件基本上只是作为内容承载平台,还没看到一个明朗的盈利前景。无觅团队表示,现阶段考虑商业化尚早,用户规模仍需要进一步扩大,而姜皓天则分析,如果匿名社交软件的用户量足够大,并且有很强的粘性和很高的活跃度,未来商业化并不难,社交领域里常用的广告、游戏娱乐、增值服务、交易等都是可借鉴的途径。
“吐司”就借鉴了热门的表情功能,目前已经设计了几十款角色,每款都由自己定义,作为职场上的形象符号。王秀娟告诉南都记者,这些助力吐槽的大表情一方面是活跃氛围,另一方面也是从商业化考虑,以后可能会有收费机制;如果这些表情广受市场认可,还可以在线下发展衍生品。“‘吐司’内部已经尝试做了一系列印有大表情的T -shirt,员工反馈都不错,往时尚方向走,容易得到年轻人青睐,未来会有很大的商业空间。”王秀娟说。
[七嘴八舌]
王秀娟:匿名社交软件是年青一代接受的新玩法,未来能否做出像微信这样的影响力,现在还很难说,但我相信能产生一定的平台规模和价值。
姜皓天:以我在社交领域的积累,我看好匿名社交的前景。
姜皓天:社交类产品关键是把用户规模做大,有规模,用户粘性自然就强。前期不同的切入点会带来内容上的差异,至于哪一种对用户更有粘性现在还很难判定。其实都是激发用户创造内容的手段而已,我觉得最终大家会走向一致。
査立:还是看具体的产品体验,体验做得好,粘性就会强,我觉得以后匿名社交会涌现很多新的企业和模式。
[参议嘉宾】
北极光创投合伙人
姜皓天
起点创业营合伙人
査立
大街网C E O
王秀娟
无觅团队
猜你喜欢:
《无主之地3》&《小缇娜的奇幻之地》:小黑盒究极史低0.5折起,脑洞爆炸的游戏世界等你来!
任天堂警告:部分Switch游戏不兼容Switch 2主机
育碧:旧王已死,新王当立